安吉白茶是在浙江省安吉县区域内种植的白叶1号茶树品种,以其春季白化鲜叶为原料,通过杀青、理条、烘干等工艺制成的一种针形绿茶。而非福建等地所产的以多毫嫩芽为原料,经自然萎凋制成的红装素裹的半发酵茶(白茶)。
作为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,安吉白茶属于“低温敏感型”茶叶,其阈值约在23℃。安吉白茶采摘开始时间一般为清明前(3月中旬-下旬之间),采摘周期一般为20天左右(夏、秋时变绿,也有采摘,但多制作成红茶,产量占茶叶全年产量的六成)。安吉白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其氨基酸含量达到6.269%,高于普通绿茶2倍以上,而茶多酚含量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左右。
宋徽宗在《大观茶论》中写道:“白茶自为一种,与常茶不同。其条敷阐,其叶莹薄。崖林之间,偶然生出,虽非人力所可致。有者不过四、五家,生者不过一、二株,所造止于二、三胯而已?!贝铀位兆诘拿枋鲋?,我们可以看出,在北宋时期,白茶已是当时最为珍贵稀少的茶叶品种。其品质,用宋徽宗的话说就是:“如玉之在璞,它无与伦也”。评价非常之高。只是在“白茶”一文中,宋徽宗没有讲明这白茶产自何处。因而,900年来,人们一直是只闻其名,不见其形,成为中国茶叶史上的一个悬念。经国内有关专家考证认定,宋徽宗所讲到的白茶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被发现的、生长于浙江安吉县的安吉白茶。